舊金山的街上, 可以欣賞到許多維多利亞式的房屋(Victoria House),
這些木造的老房子, 在歷經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後, 仍完整的保存了下來,
而其中, 最知名, 也是全市唯一一棟安女王式(Queen Anne)的開放博物館,
即是今天要造訪的莉莉安泰之家(Hass-Lilienthal House)。
莉莉安泰之家位於Franklin St.與Washington St.的交口, 搭乘10號公車可達。
這天早上, 我拿著公車路線圖要去搭公車, 來來回回地在2nd St.走了好幾趟,
一直鬼打牆似的, 就是沒看到公車站牌...
原來, 舊金山的公車站, 並非每站都有名顯的標誌, 有的時候,
就只有在這種細細的鐵桿上, 寫著小小的Bus Stop幾個字, 一不留神, 很容易錯過~
抵達目的地之後, 離開放參觀的時間還有一些空檔, 不妨到附近的區域走走,
這裡, 有不少18、19世紀遺留下來的老房子, 棟棟都像是玩具屋般的可愛~
維多利亞式的房屋, 依照外觀的差異,
又可細分為左圖的棒棒屋(Stick), 也是最常見的型式;
而右上圖這種圓形塔頂, 魚鱗裝飾的, 就是安女王式典型的特色;
而右下角這類平頂屋簷, 及突出半六角窗的, 則是義大利式(Italianate Style)。
莉莉安泰之家(Hass Lilienthal House)
莉莉安泰之家建於1886年, 迄今已有127年的歷史,
這是由當時的富商, 一位德裔的移民William Haas委託建築師所建造而成,
而這位William先生, 生了三個孩子, 分別為Florine, Charles,及Alice,
這位最小的女兒Alice小姐, 嫁給了Samuel Lilienthal,
當她的父親, 也就是這位William先生身亡之後, 她偕同她的丈夫, 一起搬入了這棟房子,
直到她1972年過世之前, 她都一直住在這間房子裡, 並在這兒扶育她三個孩子,
這也是「Haas-Lilienthal House」名稱的由來~
▲ 莉莉安泰之家(Hass-Lilienthal House)
古典的雕刻六角窗、馬賽克拼貼的大理石地板...
在當時, 這裡精心所打造的一磚一瓦, 都可稱之為維多利亞式的豪宅,
而戶外隨四季變換景色的花園, 是安女王式維多利亞屋的異數,
也是莉莉安泰之家的特色之一~
導覽人員帶著我們, 一起回到19世紀, 漫步在這棟老房子...
當時, 正在為我們解說為什麼有兩個大門的原因...
「如果, 外面的大門是敞開的, 就表示主人歡迎訪客來訪,
若是關閉的, 就表示謝絕來訪, 是種巧妙而委婉的社交技巧」
(玄關上的畫像, 是家族的成員)
這座德式咕咕鐘, 從1886年就佇立在這兒, 至今, 時間依然準確無誤! 厲害!
(Living Room)
陽光透著薄紗灑落室內, 映在精緻的蕾絲桌巾上, 好美~
(Dining Room)
這是美國最早期的冰箱, 在當時, 也是大戶人家才有的專利...
接著, 跟著導覽人員步上二樓...
(Doll Room)
有錢人家的玩具間就是不一樣! 連洋娃娃都有自己專屬的房間!?
(書房)
亞洲風味的屏風, 飄洋過海, 來到了舊金山, 在當時, 也算是珍品~
以前的電燈開關, 原來, 是長這個樣子的啊~
不過, 在電還尚未普及前, 用的是煤氣燈...
(寢室一隅)
當我看到那座木製英式下午茶的三層架時, 不覺莞爾...
彷彿眼前出現一個畫面... Alice小姐, 一手捧著《簡愛》, 一手挑著盤子裡的點心,
坐在這張扶手椅上, 安安靜靜地渡過一個悠閒的午后呢~
角窗上的彩繪玻璃, 再次驗證了這間房子, 是多麼精心打造的~
(Bathroom)
這個看起來像是剪刀的東西, 可有趣的咧~
瞧它後頭還有條電線, 原來... 它是最早期的電捧! (燙頭髮用的)
由於William Hass先生時常會在家中的地下室舉辦舞會, 也時常參加不少社交活動,
因此, 女主人隨時都得打扮的美美的, 可是家常便飯的事~
(女孩房)
果然是女生的房間, 瞧! 這裡的窗簾, 是不是更增添了幾份柔媚呢?!
(Ball Room)
用來舉辦舞會和宴客的場所~
這個房間也讓貝貝我開了眼! 這是William先生的第二個孩子--Charles,
送給他兒子的禮物, 因為Charles的兒子很喜歡火車, 所以, 就做了這個電動模型給他,
這個可比貝氏兩位小少爺的TOMICA酷太多啦~
莉莉安泰之家的開放時間, 只有每週的三、六、日, 而且每天只有短短的3~5個小時,
費用是每個人8塊美金, 導覽的時間約1~1.5個小時, 如果對建築有興趣的朋友,
貝貝個人覺得, 非常值得一看~
Michael Mina
中午, 貝貝安排了一間星級的餐廳--Michael Mina,
這間餐廳曾經榮獲Esquire Magazine「2011年的年度餐廳」殊榮,
也曾被遴選為全美前40大餐廳之一。
而主廚Michael本人, 不但出書、上電視, 也建立了他自己的Mina餐飲王國,
算是相當知名且成功的一位名廚~
有了上次在Campton Place的經驗, 貝貝這次學乖了...
不再不自量力來個五道式的套餐, 而改以單點的方式,
不過, 餐前酒是一定要的啦~ 因為這裡的調酒及酒藏, 是出了名的!
我記得這杯叫做London Breakfast, 清新的蜜桃滋味, 好好喝喔~
這間Michael Mina餐廳, 賣的是很典型的加州菜,
利用當地新鮮的旬材, 以簡單的烹調方式, 來呈現食物鮮美的原味,
這就是加州菜最大的特色之一。
Michael Mina餐廳, 就位於Califormia St.上,
所以, 酒足飯飽之後, 就可以直接搭乘叮噹車的California St. Line去參觀囉~
而這個叮噹車, 一路往西行駛, 地勢愈來愈高,
最後, 會前往舊金山最為高檔的一區-- 貴族山(Nob Hill)。
慈恩堂(Grace Cathedral)
慈恩堂是舊金山最古老的教堂, 也是全美第三大新教聖公會教堂,
外觀仿造巴黎的聖母院, 從1928開始動工, 直到1964年才峻工, 費時36年。
精緻細膩的外牆, 華麗而壯嚴~
門上的銅雕, 說的是聖經上的故事;
而天花板上色彩斑斕的彩繪玻璃, 彷彿天堂的光是那麼的美好~
慈恩堂正前方, 有個亨廷頓公園(Huntington Park), 附近的居民, 都會來這兒遛狗,
說不定, 哪天坐在你身旁的某位帥哥, 可能是哪個家族的後代呢...
這裡之所以稱之為「貴族山」, 其來有自, 因為, 這裡住著四大家族--
James Fair, Mark Hopkins, Leland Stanford, Collis P. Huntington。
▲ Fairmont Hotel。
這裡是銀礦大王James Fair的老家, 也是早期(貝貝媽那個年代)
一部相當知名的美國影集--「大飯店」的拍攝場景。
▲ International Mark Hopkins Hotel。
是大富豪Mark Hopkins的老家, 這裡的19樓,
有個俯瞰舊金山城市美景的餐廳--Top of the Mark(馬克之頂),
聽說, 是個喝下午茶的好地方~
▲ Transamerica Pyramid (環美金字塔)
由於貴族山這兒的地勢較高, 從這裡還可以遠眺舊金山的大地標--環美金字塔。
【Summary】
Day 4-- 莉莉安泰之家(Hass Lilienthal House)導覽-- Michael Mina星級餐廳用餐--
慈恩堂(Grace Cathedral)參觀-- 貴族山(Nob Hill)四大飯店朝聖。
【註】貴族山的四大飯店:
1. Fairmont Hotel: 為影集「大飯店」的拍攝地點, 大理石門廳為其特色。
2. International Mark Hopkins Hotel: 19樓的馬克之頂餐廳可俯瞰舊金山市區美景。
3. Stanford Court Hotel: 為史丹福大學創辦人Leland Stanford的老家。
4. Huntington Hotel: 雖然外觀不如1或2來得雄偉, 但是,充滿濃濃的英國鄉村風味。
延伸的閱讀:
[舊金山] 舊金山自由行 Day1。舊金山現代美術館/芳草地花園/聖派屈克教堂/美景酒吧~
[舊金山] 舊金山自由行 Day2。市區街拍/米其林摘星/聯合廣場血拼/起士蛋糕工廠~
[舊金山] 舊金山自由行 Day3。藝術宮/金門大橋/漁人碼頭~
[舊金山] 舊金山自由行 Day5。酒鄉酒香的Napa之旅~